新华网财经观察丨当年轻人爱上“追鸟”
时间:2025-05-19 10:51:01来源:新华网
“我拍到‘顶流’戴胜了!发型太酷了!”

“这种鸟真少见,你是在哪拍的呀?”

“求一个观鸟搭子!”

在公园草丛觅食的戴胜鸟。新华网发(郭连友摄)

最近,走进公园或湿地,经常能看到一大群举着各式长焦相机且包裹严实的人们蹲守在水边,对着天空按下快门。仔细一看,其中还有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一种新型“追星”活动,“顶流”就是各种珍稀鸟类。

“观鸟”这一活动正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走红。

正在观鸟的年轻人们。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开启“现实版自然探险”

在抖音,“观鸟”话题的播放量超7亿次。小红书平台上,相同话题的浏览量超4.4亿次,讨论超396万次。

小红书4月27日发布的《观鸟趋势报告》显示,过去一个月,该平台上的“观鸟”搜索量同比增长19倍;近一年“观鸟”相关笔记发布量是过去十年总和的1.2倍。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发布相关笔记最多的用户基本在35岁左右。而最近一年,25岁左右的用户已成为观鸟内容的主要创作者。许多年轻人开始走出家门,奔赴公园、湿地,不惜蹲守数小时,也要一睹鸟儿灵动的身姿。

正在观鸟的年轻人们。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江西财经大学学生刘善勇就是一个观鸟的深度爱好者。在他看来,观鸟对年轻人而言,是一种沉浸式的自然体验,可以在鸟鸣与晨光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此外,观鸟活动具备低门槛与高趣味性。对于观鸟者而言,长焦镜头并非入门必需品,用普通相机或肉眼看、望远镜欣赏都可以。刘善勇的观鸟设备就极为朴素——一台家人赠予的二手相机。他认为,有个望远镜就能出发,观鸟的初衷不在于拍摄好的“鸟照”来炫耀,最重要的是有一双愿意“放眼看世界、发现美”的眼睛。

观鸟的乐趣不仅在于“拍到”,更在于探索的过程。“在条件莫测的环境中快速寻找和发现目标,这带给我一种挑战和收获。”刘善勇感慨道。他分享了自己的“神奇”经历:有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时提到“白鹇”,当天他竟真的在林中偶遇了这一珍稀鸟类。“虽然没拍到照片,但那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充满未知与惊喜的体验,让观鸟成为了一场“现实版的自然探险”。

正在观鸟的年轻人们。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观鸟成社交新宠

观鸟为何如此受年轻人青睐?采访中发现,亲近自然与放松身心是促使年轻人观鸟的核心动力。

“通过观鸟,让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并从中获得宁静,观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来自兰州的年轻观鸟者蒋震说。

对年轻人来说,观鸟是个人爱好,也是他们拓展朋友圈的新媒介。刘善勇发现,自从在朋友圈分享鸟类照片后,身边的朋友也开始对观鸟产生兴趣。“一位在莫斯科留学的同学经常会给我发当地鸟类的照片,还有学妹偶尔会用手机拍摄一些校园里的常见鸟类给我看。”

90后的观鸟爱好者郭康,生活在拥有“动物王国”美誉的云南,观鸟条件得天独厚。作为一名生态摄影师,他说:“身边的朋友以前不喜欢观鸟,有的喜欢拍人像、有的喜欢拍星空,在我的影响下也逐渐加入了观鸟的团队。”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互动,让观鸟成为连接友谊的新纽带。

郭康身着伪装服,在森林里观鸟。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江西省观鸟协会副会长汤腾表示,年轻人十分看重观鸟的“社交属性”,它为共同爱好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轻松的社交场景。越来越多的观鸟爱好者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观鸟经历与有趣的鸟类行为,在互联网上也有许多共同爱好的鸟友组成的小团体。

观鸟,成了年轻人拓展社交圈的一种新方式,也让他们走近自然、爱上自然、保护自然。

金腰燕。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年轻观鸟者增多,意味着有更多人关注鸟类的生存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这将为鸟类保护事业带来更多的人力和智力支持。”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观鸟协会会长班鼎盈认为,年轻人可以成为鸟类保护的志愿者,参与鸟类监测、栖息地保护等活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宣传,影响身边的人,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意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班鼎盈说,观鸟文化逐渐在年轻人中传播,将丰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年轻人将自己的文化元素和创新精神融入观鸟活动中,创造出独特的观鸟文化内容和形式,如线上观鸟记录、观鸟短视频、鸟类主题的艺术创作等,这将推动观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兰州大学动物学硕士研究生熊能认为,年轻群体总体上对观鸟科学数据的提交会更积极,对于引导公众观鸟、爱鸟、护鸟有更积极正确的价值导向。

观鸟热激活文旅新引擎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现有鸟类1500余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3%。其中,候鸟超过800种。全球9条主要候鸟迁飞通道的4条经过中国。截至2023年末,我国内地有统计的省区市以鸟类观察为主的爱好者约有34万人,且多以中青年为主。

随着观鸟群体更年轻化、规模化,“观鸟热”展现出成为大众消费新增长点的巨大潜力。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不仅带火了吃住行等一应消费,更助推观鸟产业不断丰富新业态,带来新的“经济增量”。

汤腾指出,观鸟者的增多,让观鸟目的地服务于观鸟者的各类食宿、向导、文创等产业首先受益,并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升级。从单一的传统旅游产品升级为包含观鸟、摄影、研学等多维度的复合业态,甚至打造特色鸟类IP。江苏盐城便以勺嘴鹬为原型开发IP形象“盐小勺”,围绕观鸟游策划了摄影、体育、研学等生态旅游产品,形成观鸟赛、摄影培训营、生态露营等品牌,丰富了当地文旅产品供给。

2024年度福州市观鸟比赛(春季)的参赛队员在观鸟。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班鼎盈认为,观鸟活动推动了文旅产业与教育、农业等多产业的融合。各地举办的观鸟研学活动,能充分培养参与者的科学观察能力;而游客在观鸟过程中深入自然,体验农家生活,又带动了各地特色农业文旅的发展。

此外,“观鸟热”还有助于提升地方文旅的生态、绿色形象。如江西鄱阳湖国际观鸟季已成功举办3届,第三届活动期间的相关资讯浏览量超6亿次,带动超200万人次来鄱阳湖观鸟,旅游综合收入超5亿元,成为江西的生态旅游品牌,提升了当地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汤腾表示,“观鸟热”将促使观鸟目的地修建文旅基础设施时更多地考虑到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开发生态友好型的文旅产品。

草原雕。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观鸟,他们收获的不仅是鸟类的美丽身影,也让他们成为了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这份对自然的关注与热爱,正推动着观鸟的热潮持续升温,让更多人主动去“发现美”,体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

标签:

最新
  •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当年轻人爱上“追鸟”

    我拍到‘顶流’戴胜了!发型太酷了!这种鸟真少见,你是

  • 露营经济持续升温 产业全链条展现强劲活力

    帐篷、天幕、防潮垫、折叠桌椅、露营车……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露营

  • 演绎舌尖味道 馨田火锅油碟亮相2025北京火锅展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火锅食材用品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

  • 新野县法院执行局:以学促执 锻造执行铁军

    2月18日,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开展以学促执规范执行行为为核心

  • 国家能源局:2024年我国油气总产量首次超4亿吨油当量

    中新网1月23日电 国家能源局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储能发展

  • 春节宠物寄养咨询火爆 宠物主人盼携宠便捷出行

    春节假期临近,宠物寄养成为宠物主关注焦点。记者12日走访上海多家

  • 南京:全国城投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产业新动能

    以掘金产业新时代 培育增长新动能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城投高质量发

  • “娘家人”暖心服务送到戍边民警心坎上

    来源标题:娘家人暖心服务送到戍边民警心坎上为边防一线站点配备细

  • 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聚焦全球公众科学素质建设

    记者从中国科协11月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世界公众科学

  • 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防返贫“回头看” 促提升“深复盘”

    为进一步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连日来

  • “游客夜爬昆明大牯牛山纵火烧山”?官方通报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据云南昆明东川区林业和草原局微信公众号消息,

  • 新一代人造太阳为什么需要“数字孪生”

    真空室烘烤阶段已经结束,我们获得了非常好的真空状态。近日,新一

  • “永庆号”盾构机下线,助力广州“高铁进城”

    11月9日,永庆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不久后,这台双仓螺旋机直排

  • 麦苗青、玉米黄、甘橘甜 广袤的田野蕴藏勃勃生机

    在河南商丘梁园区王楼乡的万亩高标准农田,立冬时候,农田里的冬小

  • 2024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挑战赛(中国海口站)13日将开启

    11月13日至17日,2024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挑战赛(中国海口站)将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沙特愿同中国深化绿色产业合作——访沙特财政大臣穆罕默德·贾丹

    新华社利雅得11月2日电 专访:沙特愿同中国深化绿色产业合作——访

  • 旅游
    • ​西平县柏苑街道“虫口夺粮”确保夏粮丰收

    • 迎寒而上 以“爱”融雪——驻马店市第十一小学开展除雪志愿服务活动

    • 【环球新要闻】208家科创板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亮相:近七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

    • 央行报告: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支持更多央行和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