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将坚持“七个聚焦”激发文旅活力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3-27 14:41:45来源:新华社

记者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天津市接待国内游客2.61亿人次,同比增长10.9%;国内游客旅游花费2931亿元,同比增长32.3%;接待入境游客36.99万人次,同比增长32.4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近5亿美元,同比增长34.15%;天津邮轮母港共接待国际邮轮105航次,接待出入境游客35.74万人次。天津文旅显示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今年,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办,将为天津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大大提升天津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天津市文旅系统将全力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抓住有利契机,用足用好国家一揽子政策,围绕“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坚持“七个聚焦”,加快建设“都市型、体验式、年轻态、人文韵”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赋能天津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上合契机,彰显文旅担当。天津市文旅系统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精心组织策划高水平文博展览、文艺演出等,讲好上合故事、中国故事、天津故事。优化文旅服务,打造特色线路,从城市风貌到文化内涵,从特色美食到民俗风情,全方位展示天津的魅力,为嘉宾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以品质服务彰显天津温度,让上合组织峰会嘉宾“沉浸式”感受津派文化、体验“河海津韵”。同时,充分借力、发挥好上合峰会在津举办带来的巨大社会效应,提升文旅宣传推介质效,进一步拉动假日文旅消费,推动天津市文旅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协同融合,推动全域发展。全面构建文旅深度融合、内外市场繁荣、多业良性联动、城乡全域发展的大文旅格局,实现“近悦远来、四面八方”的综合效果。推动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主动谋划,在文化、旅游、文物、广电四大业务板块上做文章,策划推出更多主场活动,打造品牌亮点,提升天津文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创造性和贡献度。推动天津市各区坚持扬优势、强品牌,突出各区特色、基础和资源禀赋,相互协同、相互助力,协调联动、持续发力,打造更多区域协同品牌。推动文商旅体农融合发展,在多业态跨界融合上下功夫,开辟新赛道,营造新场景,持续扩大宣传、提升影响,全力打造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精品项目和品牌项目。

三是聚焦海河禀赋,擦亮城市名片。打造“海河之夜”核心IP,擦亮“河海津韵”城市名片。拓展提升海河文化旅游带。统筹规划提升海河文化旅游观光带品质,塑造世界级的滨水公共客厅。优化提升海河游船产品供给能力,撬动海河沿线文旅产业扩容升级。打造水岸高空观览项目。探索利用海河沿岸超高层建筑培育高空观览项目,形成高低错落、立体化的海河文化旅游景观。深度打造“‘桥’见海河,邂逅浪漫”品牌。推出海河之夜——桥边音乐汇、桥边舞蹈秀、桥边非遗展等系列活动。从4月中旬持续到10月底,围绕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点和周末,在海河沿线特色桥梁周边的亲水平台、文化广场开展交响乐、民乐、流行乐、京剧、舞蹈等艺术展演、非遗展示等百场活动,让市民游客深度感受天津高雅艺术气息和深厚文化底蕴。

四是聚焦提振消费,丰富文旅供给。不断加强市区联动,强化文旅部门、文旅企业协作,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打造八种文化形态特色场景。深入挖掘和阐释天津“八种文化形态”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在四季主题和“桥见”“街角”“邂逅”等品牌文旅活动中融入“八种文化形态”,赋予可知、可视、可感的文化意象,开发以“八种文化形态”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让津派文化耳熟能详、深入人心。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盘活利用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推动李吉甫旧宅、河北区东西里、原新华信托银行大楼等文物建筑盘活开放。持续推进鼓楼-古文化街、文化中心等重点片区提升。跟进推动携程度假农庄、武清区运河不夜城、津湾广场文化承载力产品打造和商业配套、市内免税店和阿星人乐园等项目落地。

五是聚焦文明创建,推进文化惠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津派文艺精品创作计划。创作更多把握时代主题、展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创排京剧《潞安忠魂》、交响乐《战旗》、舞蹈剧场《青·润》等作品,复排京剧《华子良》(传承版)。举办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活动。组织国家级重点艺术院团和市级专业艺术院团知名艺术家参演的新创或保留经典剧(节)目展演,预计演出超过200场。举办第十届市民文化艺术节。突出群众主体性,推出近40项重点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活动。发挥天津文博资源优势,突出津派文化特色,在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国庆等节日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精心设计展览展示、社会教育等文化活动,适时开展延时开放服务,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烈多彩的节日氛围。

六是聚焦主客共享,提升服务环境。大力提升全市文旅市场环境和服务质量,实现“内外兼修、近悦远来”。优化提升全市旅游景区及周边综合环境。开展景区周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切实解决景区配套游客体验度不高,景区景点管理服务差等问题。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第六批文化馆评估定级,深化全民阅读,打造“天图夜读”“清悦之声”等品牌。推进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全面提升文旅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旅游服务质量认证和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培育建设一批旅游服务质量品牌示范单位和示范区,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提升服务质量。持续维护好市场环境秩序。深入开展“强监管、提质效、促发展”专项行动,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督促旅游企业建立完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高效稳妥处置好游客投诉,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前端。

七是聚焦宣传推广,推动引客入津。完善宣传矩阵。坚持系统谋划,整合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等各方宣传力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掘潜力资源,形成宣传合力。扩大宣传声势。围绕重大文旅活动、特色文旅项目、重点文化产品,不断推出新的宣传亮点和热点话题进行引领式宣传,注重利用新媒体平台和大V资源,持续扩大天津文旅声量。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大对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宣传力度。结合海外大促热点,与海外文化机构、海外KOL等联动营销,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津旅游。持续推进天津入境旅游T计划,积极参与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和境外旅游促销活动,与白俄罗斯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结成对口合作关系,举办“茶和天下雅集”文化旅游交流推广活动。积极参与日本大阪世博会,全方位展示天津的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记者宋瑞)

标签: 文旅活力 城市高质量发展 国内游客旅

最新
  • 天津将坚持“七个聚焦”激发文旅活力 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天津

  • 中消协:2024年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总体良好

    3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

  • “AI医生”能取代医生吗?听听医药科技专家学者怎么说→

    2025全国两会正在举行。人工智能与医药科技最前沿的碰撞,会擦出怎

  • 觅古籍之美 闻香识敦煌 外国留学生等在上海感受千年文脉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敦煌

  • 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沪浙闽等地“硬核”举措频出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

  • (新春走基层)学生演出迎新春 “江格尔奇”满都来授课忙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7日电 (记者 王小军)新春佳节临近,学生要参加

  • 首都博物馆发布2025年展览计划

    首都博物馆1月20日发布2025年首都博物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

  • 北京大兴机场春运预计运送旅客610万人次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尹倩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3日透露,2025年春

  • 债券分红为什么要扣钱?基金分红是从本金里扣吗?

    债券分红为什么要扣钱?债券在分红时需要扣费是由于基金债券的股息基

  • “以旧换新”年底火爆 优惠补贴“不收官”

    时近年底,以旧换新补贴领取处以旧换新上门服务……仍然是各大商圈

  • 一个镇,一年产袜25亿多双

    辽宁辽阳小北河镇推动传统袜业设备更新、产业升级一个镇,一年产袜2

  • 1至9月北京市财政收入完成4866.2亿元 同比增长1.7%

    日前,市财政局公布的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1至9月,全市财政收入

  • 立下军令状,全力冲刺,抢工“大干100天”

    近日,由中建二局装饰公司北京分公司承建的四川天府新区万安街道65

  • 綦江区欧美同学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近日,綦江区欧美同学会赴重庆三峡博物馆、渣滓洞等地开展爱国主义

  • 英国9月汽车产量连续7个月下滑

    据外媒报道,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

  • 世界热点!新编京剧《心愿》童真童趣抒情怀

    近日,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简称北戏)和北京京剧院(简称京剧

  • 旅游
    • 迎寒而上 以“爱”融雪——驻马店市第十一小学开展除雪志愿服务活动

    • 【环球新要闻】208家科创板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亮相:近七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

    • 央行报告: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支持更多央行和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储备

    • “新三样”成出口重要增长极